第19章 禹王的教育成果,朱允炆的不甘
在平行时空的众位臣子的注目礼下,朱允熥,这个大明帝国第三代里的第三个皇室子孙,终于站在了朱元璋的身边。
朱元璋看着这个孙子的举手投足,不得不说,虽然他母妃和兄长早逝,在太学里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一举手一投足,倒是十分得体,板板正正,丝毫挑不出毛病来。
于是他尽量放低声调,和蔼地说到
“小熥熥?你七叔是这么叫你的吧?你看看这个,然后给爷爷说说你的看法。
说着递给朱允熥一封奏折。
啊?
徐达偷偷用手擦了一下眼睛,又掏了掏耳朵!
陛下什么时候这么温柔了?还,小,熥熥?
蓝玉更是张大了嘴巴,这,这,这上位不是吃错了药了吧?他在说什么?
其他诸臣更是抬起头盯着龙台上的一老一小。
各个脸上的表情丰富多彩,别提有多惊讶了!
开玩笑,在群臣面前看奏折?!
这可是朱允炆那个长孙都i没有过的殊荣!!
皇帝陛下这是有要干嘛!?
这意思已经太明显了好不好!!
咕咚……
常茂此时两腿都已经打颤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他本能的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要搞事情!
而且这件事情里要牵扯进姐姐留在这世界上的唯一一个孩子。
虽然他们这些人都希望皇帝陛下关心一下朱允熥,但是他们应该没人希望朱允熥牵扯进未来储君的争夺战中吧。
争夺储位,那可是血雨腥风的事情,朱允熥无论是背景和根基都差了太多 。
他们常家只想安稳过生活,可不想牵扯进皇家的事务中去。
但是如果朱允熥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常家势必不能袖手旁观。
这可不好。
别的不说,就这个动作和行为,绝对引起了整个朝堂的震动。
要知道皇帝不光是金口玉言,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极有深意的。
今天的皇帝陛下反常的行为,绝对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对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立皇太孙的事,可能要徒生变故。
似乎是感受到了大殿里的紧张的气氛,朱允熥恭恭敬敬地单膝跪在朱元璋的脚下一个台阶的地方。
先是愣怔了一下,然后双手接过皇爷爷递过来的奏折,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扬起那坚毅的小脸儿,非常认真的说
“爷爷,您真的要用这种方式考验孙儿吗?!
这下轮到朱元璋惊讶了
嗯?怎么?你在顾虑什么?
朱允熥眨了眨眼睛,带着笑意,平静地说
“不如爷爷就直接问孙儿吧。
朱元璋眼眸暗了暗,掩藏下心中的震撼!
这个孙子!原来的种种的表现果然是在藏拙!
那自信从容的微微笑意,似乎映照出老七的影子!
他竟然小心谨慎到如此地步,不给任何人攻讦的机会!
这般细腻的心思,细思极恐啊。
这,难道这才是老天爷留给自己的惊喜?!
按捺下心中的激动,假意轻松地问道
“好!你起来吧,那爷爷就跟你说说,这封奏疏是湖广总督递交上来的,
他说南方马上就要进入雨季,鉴于每年汛期的危害,要朝廷拨款十万两,用来防汛赈灾。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朱允熥思索片刻,他发现这封奏疏里有两个漏洞,不过,他不能说,大殿上站着这么多能臣,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皇爷爷此刻拿出这个问题来问自己,绝对不是想要听这封奏疏的漏洞,
首先时间上的不对线,因为现在是四月末,五月初,汛期最快也得到六月中下旬,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是贯穿全年的,不可能贸然提起。
还有这笼统的银钱数量上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地方大员在奏疏里能够犯的错误。
要知道熬到总督的,可没有傻子。
于是他明白了,结合视频中刚刚的内容。
皇爷爷只是想考校一下,自己跟着七皇叔整天混迹在市井中的后果。
也就是学到了什么。
“回爷爷的话,十万两白银?!
这,这…
爷爷您知道吗?京城内的一个三口之家五百通宝就够生活一个月了,折算成银子,也不过五钱。
十万两!够养活多少老百姓的了?!
说完,他还小声嘟囔了两句
“好家伙,这还是京城百姓的生活水准,我相信出了京城,到地方上,普通百姓的用度比这还少。
轰!
什么?!
朱元璋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双眼迸发出锐利的目光,就像是老鹰终于发现了猎物一般。
“乖孙,你继续往下说!你说这封奏疏还有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底下的大臣们已经彻底麻了!!
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个锦衣玉食的皇孙能够把老百姓的生活算计的如此精确!
说实话,就算是户部坐镇京城,你让他们随便说出来这个问题,他们都不一定能说的如此精确!
而这一切,当然是跟那个幕后的禹王有关!
合着这叔侄俩,把这天下大事都从一粥一饭中就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自己刚才还在说人家不听圣人之言,成不了大气候呢!
人家这比自己还门清儿呢!!
这禹王,简直是妖孽啊!!
然而,事情还没完,因为他们的皇帝陛下来了兴致,正在拉着他的孙子继续
“回爷爷的话,奏疏中提到的汛期时间不对,要求的银两数量也不对,而且这封奏疏本身在这个时间交上来就不对!
现在是四月末,就算是南方,汛期也要到六月中旬才会来到,
而作为 一个地方大员,未雨绸缪本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他提前跟朝廷提出这样不合常理的要求,只能说明他不适合这份工作!
要知道朝廷的银子来自民间,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如果真要是发生了洪灾,别说十万两,就算是一百万两,朝廷也给得起,
但如果要是官员们谎报灾情,想要利用朝廷爱戴百姓的好心,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爷爷,您就别考我了。
这就是一封不存在的奏疏,是爷爷随口想出来的,只是为了考验孙子的功课用的。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