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跟姜常志解释清楚之后,兄妹三人就坐上了牛车。
车上不止有姜常欢三人,其他同村的大娘婶子们很有八卦之心,看他们带了这么大的箱子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询问着。
姜常欢也不怯场,有什么答什么。
姜常欢的两个哥哥,在一旁侧耳倾听,确定其他人没有为难自己的妹妹,也就默不作声的。
毕竟女人们聊天,他们也不好搭上什么话。
见姜常欢这样落落大方又会过日子的样子,同行的大娘真是越看越喜欢。
她的儿子在部队里当兵,心气可高了,要是能够谈上大队长闺女这样一个高中生,应该就愿意在乡下找媳妇了吧?
这个大娘是顾南山的母亲,他的儿子也二十好几快奔三十去了,但是一直不成家。
之前就说是没遇到合适的,在部队里也没遇到合适的。
儿子在想什么顾母还能不知道吗?
不就是看不上村里的女孩子嘛!
但是别看村里的姑娘皮肤黑了点,但是身板结实,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长得是比较一般吧,但是大队长闺女不一样啊!人家从小被娇宠着长大的,皮肤白白嫩嫩的,她儿子一定一看就喜欢!
更别说大队长闺女还是一个高中生了,又有文化,又好看,她儿子肯定喜欢!
以前只知道大队长闺女被家里宠着,只会读书,今天看她还会为家里着想,去个县里的功夫还能找来这么多东西,看起来也是很会过日子的。
顾母心里满意,决定再观察几天,到时候就给儿子打电报,让他回来相亲!
姜常欢并不知道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成为了一个蝴蝶的翅膀,煽动了顾母思想变化。
在小说《七零军婚,团宠村花哪里跑》的原剧情里面,顾母会在一年后,姜常欢考取了大学之后,才起了找她做儿媳妇的心思。
现在由于姜常欢重生归来之后不一样的行为,改变了一些剧情的走向。
牛车到了村子里的时候,见姜常欢他们带着的东西比较多,就帮忙送他们兄妹三人回了家。
苗玉兰正好在家,看到这情形连忙去旁边的菜地里扯了几根黄瓜过来谢过姜大勇。
姜大勇连连摆手,并不想收大队长家的东西“玉兰嫂子,不用客气了!几个孩子都是付了车费的!
苗玉兰笑“哪里客气了!大勇兄弟你平时拉人也不用送到人家家里去的啊!还是我们家的几个麻烦你了!你就收下吧,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自家种的一些蔬菜而已!
苗玉兰盛情难却,姜大勇也就不客气了,谢过之后就把蔬菜收了。
他乐呵呵地想着,还是大队长家的会来事啊,他以前送其他村民们回家的时候,可从来没有收到过除车费之外的其他东西!有些人甚至连五分钱的车费都不想付呢!
他们也不想想,这牛是公家的,车费也是交到大队里去的,他哪里有权利免去的嘛!那不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了吗?
帮姜常欢他们把东西搬下来之后,姜大勇就乐呵呵地牵着牛去后山吃草了。
知道这是闺女买回来的,苗玉兰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反而问姜常欢“欢欢,你手里的钱够吗?需不需要妈再给一些?
姜常欢笑着摇头“不用的妈,我攒的零花钱还有!等我不够用了再跟您说!
“好!苗玉兰笑着,很窝心,“等你爸回来了再让他给你修修,这样我们欢欢也有梳妆台啦!
在此之前,姜常欢的梳妆台都只是一个农村里最常见的那种自己拼接起来的木柜子,苗玉兰以为,这是姜常欢看到了喜欢的梳妆台,所以才从那么远的县里废品回收站里收回来的。
没想到姜常欢摇了摇头“妈,这个梳妆台就放您房间里吧!女儿不用!我现在的书桌就够我用啦,不用多来一个梳妆台了。
听到这梳妆台还是女儿为自己准备的,苗玉兰很感动。
不愧是她的小棉袄!
虽然这梳妆台还需要自己再修一修才能用,但是这也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啊!再说了,现在哪一家的日子不是这样过的?女儿可比那两个只会吃饭不会看眼色儿子好多了!
苗玉兰瞪了自家的老二和老三一眼,就拉着姜常欢的手亲亲热热地进屋了。
姜常睿和姜常志被自家老妈的眼神瞪得莫名其妙的,但是好在两人神经大条的,什么都不在意,回来后就自觉地找事情干了——到后山捡柴火去了。
下午,姜建国下工之后,看到院子里的梳妆台,他自己去找一把锤子就出来修梳妆台了。
没想到这一敲打,就敲出了问题来。
当时,苗玉兰和姜常欢在屋里摆饭,听到院子里姜建国的呼声之后就连忙跑出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结果,两人一出来,就见姜建国正愣愣地看着自己手里的木块——
这是姜建国刚才敲桌子的时候不小心敲到的时候发现的。
苗玉兰凑过去一看,登时就瞪大了双眼“我的乖乖!
随即,她转过来对着姜常欢道“欢欢!我们家捡到好宝贝啦!
姜常欢不明所以,定睛一看,也发现了不同之处——
姜建国手里拿着的,确实是木头,但是那木头之上,还附着着一层薄薄的金色!
再转向被姜建国敲出一角的缺口,那明显的分层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不同!
姜常欢喃喃“爸妈,这是……金子?
别怪姜常欢没见识,她长这么大,确实没见过金子,但是从旁人的话里,和书里的描述,是知道金子这种东西长什么样的。
姜家人也没人见过金子的,苗玉兰就连结婚的时候都没有一件金首饰,一个银手镯对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他们结婚的时候,是新华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乡下没多少讲究,男女双方过了礼摆酒席之后就成了亲,像三金什么是想也不用想的。
如今三人看着这梳妆台里敲出来的金子,一时都有些愣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