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吃到最后,周氏带着老老少少借口先出了酒楼。
此时只剩下周大柱,柳英,以及有些微醺的张山。
周大柱这才说明了事情原委,早就装好的荷包被放到桌面上,不多不少三十两。
张山当着两人的面直接打开了荷包,哈哈笑了两声,“酒足饭饱,跟我走吧!今日就给你们把婚书契了。
随后取出里面最大的十两银裸子,“既然是金顶的侄儿,我拿这个就够了。
周大柱看了一眼柳英,目露惊喜,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
张山虽然醉酒,起身出了酒楼却丝毫看不出来。
柳英心中暗踱,这个张文书,怕是根本没醉酒。
去了县衙,柳英早就决定要换回自己的本名,眼见着柳英的名字被登记在周家村,又临时写了一份婚书,两人匆匆忙忙按了手印,被登记在册。
困扰柳英这么久的事总算是解决了。
周大柱拿着婚书,左看右看,柳英心里也稀奇,这薄薄的一张纸,就是古代的结婚证啊!
还有一张盖了官印的纸,就是柳英的户籍,落在周家村。
从此再也没有京城的柳樱。
柳英深深吐出一口浊气,眼前是美好的明天。
随后她带着周大柱去和周氏一行人汇合。
金顶也喝了不少酒,回家歇着去了。
就算是古代的妇人也改不了爱逛街的爱好,趁着时间还早,几个妇人就商量着准备去布料店逛逛。
县城就一家布庄,里面卖成衣,也卖布匹。几人来的时候,里面还有好些妇人,颇为热闹。
金氏一年也来不了几次这种地方,毛翠兰倒是来的勤,但也多是看看。
周氏倒是见识的多,但是自从原主来了以后,家底子都掏空了,吃饭都成问题,更何谈穿新衣。
柳英看着一脸欣喜左瞧右看的周氏,叹了一声,刚刚周氏还小声交代她,自家买不买不要紧,今天拖了金顶的关系,这个人情得还回去。
若是毛翠兰和金氏看上了什么,钱一并就付了。
柳英自然明白,原本金氏和毛翠兰以为只是来逛逛,没想到临出门,一人被塞了一匹细棉布,正是姑侄媳两个刚刚摸索了半天的,一问价钱要一两五钱,纷纷松了手。
一匹布拉开十分长,可以做好几身衣服,这细棉布,细细软软,用来做里衣正合适,在县城当礼物送出去也是拿的出手的,在周氏的几番劝说下,两人这才收下。
毛翠兰跟金氏的年龄差不多,原是个爽落热心的,此时对柳英一行人更是有好感。
柳英当然也没忘了自家的人,她自己倒是不用买,周氏在她刚来的时候,什么都制备妥当了。
但是大柱小宝和周氏可以给安排上。
最后在周氏的强烈拒绝下,只买了一匹深蓝色的布给大柱小宝做衣服。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了,金氏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不仅吃了一顿酒楼,还得了一匹好布,对周家的态度也是更加好了。
周家的家底怕是比他们想象的要丰厚。
毛翠兰给一行人送到城门口,这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考虑到天色晚了,而且金氏年龄大了,柳英在城门口给租了个牛车,平日要走两个时辰的路,不过一个时辰就给送到了。
到了村口,柳英付了二十文钱,都够买一斤精米了,平时金氏是肯定舍不得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