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部长又问老萧“你看了吗?
老萧说“看了几眼,太复杂了,那几眼不管用。
李部长想了想,跟张庆斌说“你在京城留几天,这个事情我得找五机部那边。这涉及到军工了。
张庆斌表示“我留下没意义啊,我就是护送材料过来的,既然已经送到了,交给您了,那接下来就没我事了。我还是回去吧。您这边要是有进展,需要见设计人,那就是我们小郑过来就行了。
李部长一想也对,“那你回去吧。
☆
张庆斌走了以后,李部长也没耽搁,拿着材料找到了五机部新上任不久的领导谢成林。他在心里感慨元初运气还不错,幸亏材料是这个点送来的,要是早几个月,他都不知道该找谁。之前斗的乱哄哄的。刚刚肃清了一点点。
谢成林也是部队出身,不懂技术,但是他人品不错,自7月份上任以来,一直在努力恢复五机部的日常工作,也在努力恢复下属各个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拿到这份资料后,他同样没耽搁,直接去了六院,找到了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专家。
专家们花了五天时间看完了设计和论文,完成了部分验算,然后请求谢成林把设计者请到京城来。
他们跟谢成林说“我们要和她一起进行论证工作,如果最后通过设计,这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意义重大。
谢成林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找的专家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航空动力方面的专家,既然他们都这么说,那就说明这事有戏,这是大好事!
就这样,元初再次奉调入京,进入五机部六院开始工作。偶尔放松一下就去一机部串个门,和材料科学家们一起聊聊天,换换脑子。
1974年8月,涡扇发动机试制成功,并且完成了各项测验。接下来,就是要把它装备到战斗机上进行试飞。
负责试飞的是空军某师独立大队的一位副大队长钟祈川。如果试飞没有问题,他将会在国庆期间进行飞行表演。
航空发动机的试飞工作是有时间要求的,接下来就是不停地飞飞飞。而正式定型可能还要过很久。现在算是为了国庆表演搞突击。
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元初和一众设计、制造人员都在现场观看,装备了新型发动机的战斗机,起飞速度明显加快,起飞距离明显缩短,而且拉升和滚转速度都比以往更加出色。
元初等人都欢欣鼓舞,兴奋地不停鼓掌。
驾驶战斗机的钟祈川的感受比他们要强烈得多。专家们只是因为试飞成功而激动,钟祈川却能更加直白的感受到新款发动机和旧款之间的对比。而这些性能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决定战士的生死,决定战争的胜负。
第一次试飞成功之后,钟祈川来到专家们面前,恭敬而严肃的向大家敬了军礼。他什么也没说,但是他的表情和动作表明了一切。
元初跟他说“如果在试飞过程中有发现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反馈给我们,不要觉得比以前好了就满意了,我们要做的是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的反馈意见对我们改进发动机性能是很有帮助的。
“好,我知道了,请您放心。
试飞进行非常顺利。
国庆期间,钟祈川驾驶战斗机在广场上空进行了表演,媒体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