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老太君想起云翩翩临死前的嘱托,纠结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低声道“明日午后,你让人叫初宜来,我与她再说说。若是她愿意,早日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第二日,豆蔻花了一上午,以给各房送蜜饯果子为由,溜达了一个遍。她活泼可爱,一副单纯没心机的样子,大家也不防备她,一趟下来,打听的差不多。
又加上陶嬷嬷从后续那些老嬷嬷,还有前院管事那里探听到的,凑全了故事。
原来沈家婚宴那日,是黄铮陪同她一起回来的,二婶娘凑巧撞见,虽有沈乐言在场,但是,察觉两人关系亲密,不同寻常。
她派人私下悄悄打听,得知之前也见过面,猜测两人应有情意,碰巧那远房表亲又托人来提亲,才重提此事。
祖母会松动,是因为二婶娘说了黄铮与表姐的事,犯了祖母忌讳,她才松口想同意韩家婚事。
云昭昭摩挲着凤镯,想了半天,仍旧不明白,到底是犯了祖母何种忌讳?
难道因为小姑父战死沙场,祖母不愿表姐步姑姑后尘?还是因为她与黄铮接触?但是两人接触都有人在场。
祖母不是死板之人,不然她与苏瑾年之事,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好秋杏传信来,说老太君叫了沈初宜去春晖堂,二夫人也在。她嘱咐了一句绿竹,连忙带着豆蔻赶过去。
刚走到内室门口,就听见二婶娘说“母亲,过几日韩通就要回济南府了,还在等咱的信儿。
“初宜比笙笙还大一岁,就算不选韩通,这婚事也得提上议程了,不然外边该说咱们怠慢她了,拖下去,对议亲不利。
云昭昭进去请安后,在老太君旁边坐下,老太君倒也没避讳她,看着沈初宜,慈爱地问“那日,韩通你也见了,人周正,说话也妥帖,你意下如何呢?
沈初宜低头,手中的帕子拧成团,云昭昭佯装不解地反问“祖母,你不是答应表姐在京城议亲吗?怎么又要外嫁呀?
老太君沉声道“之前有顾虑,那日见了一面,真是不错。韩家又是你二婶娘的表亲,知根知底,就算是外嫁,初宜也不会吃亏。
二婶娘喝了口茶,笑着对云昭昭说“之前我也有这个顾虑,不过,韩通说了,他准备重新科考,日后有机会,可以来京城。
云昭昭又追问“二婶娘,这韩公子并未见过表姐,怎么会如此上心呀?济南府就没合适的好姑娘吗?
老太君想到这里,眼里倒是多了几分赞许“他说云府表姑娘,这身份对他家是助力,只要他肯上进,云府不会看着不管。是孤女,他们家也不算太高攀,能善待家人。
二婶娘又说了一些韩家的事,大概是韩家人口少,家中没有妻妾,都是嫡子女。他是独子,肩负光耀门楣的重任。
即使因祖母之故错过入仕,从无抱怨,扎根摸索其他方式,如今在书院教书,打理铺子,还在准备科考。
难怪祖母对他说的那些话,虽然有算计,却并未反感,反觉得坦诚。
云昭昭听着,都始终无法相信,她们嘴里这个人会是前世那个,将表姐拽入深渊,生不如死,甚至不惜假死逃脱的人。
老太君拉着沈初宜的手,目光殷切“外嫁不可怕,只要是良人。初宜,好姻缘不等人,你要好好想想。
二婶娘笑着对她说“若是舍不得外祖母,也无妨,等他入仕,你二舅舅斡旋,调他回京。若是在济南府,那边有自家亲戚在,会为你撑腰,你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