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看完有一阵儿了。
但为什么一直不写呢……主要是《追风筝的人》我纠结了。
我有点怀疑自己,于是我准备再看看然后沉淀沉淀再写,结果……唉……《追风筝的人》怎么说呢。
就是,推荐吧又不推荐。
推荐是因为……一是这书名气很大,你出于这一点你也得看一看,是不是?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它总得有原因吧?
二呢,情节挺有趣的,抛开别的不说,阿米尔的爸爸是我全书最喜欢的人物,我觉得你就冲他爸爸,你得看一看,尤其是男孩子哈!
现在的小男生们啊~看看吧!
哥求你们了!
可别纹眉了,啊……三!
这书看完还可以引发思考。
不推荐是因为……个人觉得哈,我要开始宣战了啊,嗯……有点害怕。
不推荐是因为个人觉得,这书……就是一本畅销书,其内部意义特别小。
你看完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一本非常非常典型的,非常非常单纯的,畅销书。
网上有些过誉了。
美国人喜欢,你看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为你千千万万遍!
—卡德勒·胡塞尼《追风筝的人》估计很多人看它是因为这句话吧,很多人赞扬它也是因为这句话吧。
但是我不是很理解也不喜欢这句话。
你们可以试一下,你们如何理解?
你不要顺网上的说法,你自己思考,你如何理解?
有没有一种……这么说比如文学作品是一个铁丝工艺品,作者是匠人,谁都能干,但是干好的不多。
然后大家就都开始掰,掰完朋友们一看,嚯!
这个挺带劲啊!
瞅着挺顺眼!
时间一长,越看越美,嘿!
为啥呢?
仔细一研究……八十九点九度?
九十度?
九十一度?
卧槽?
于是这近乎九十度,就被某些人总结成了好作品的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有人就开始奔着这九十度去了,之前掰过,这把上手就是吃奶的劲儿,生怕度数不够,玩命掰,结果撒开一看,一百三十五……《追风筝的人》给我就这感觉。
你这句话太硬了,我一直整不明白哈桑为什么要说这么含蓄的一句话。
而且,在这么个紧张的时刻。
偏偏要说这么一句,含糊不清,单拎出来却嘎嘎煽情的,一句话。
我不理解,我出戏了~难道同性才是真爱?
不对吧,不是这意思吧~反正我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