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时代尚未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那些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动天下的作家,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活着的时候,其实已经死去,当他们死去了,他们才真正活着。
死去的,是肉体;活着的,是思想。
以及作为思想载体的书籍。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死后方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尼采,比如王小波。
这里点评一下那些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噪的作家。
卡夫卡我只是个保险员很多人把王小波比作中国的卡夫卡,足见其在世界的影响力。
卡夫卡的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整个青春,甚至整个人生。
卡夫卡也许有人没听过卡夫卡,但他一定听说过荒诞却极富哲理的《变形计》《审判》《城堡》,这是卡夫卡的代表作。
卡夫卡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很多知名作家都曾疯狂地迷恋他的作品村上春树基于他的灵感写了《海边的卡夫卡》;格非,余华的写作风格受其影响;高晓松曾坦言在他那个时代,连卡夫卡都没看过的人,是没办法追到女生的。
在文学史上有着如此殊荣的大作家,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我们很难想象他做了一辈子落魄的保险职员;一生中定了好几次婚,但一次也没结成;他与父亲的关系极其紧张,可怕的病魔和抑郁缠绕着他;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41年,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大多没有发表,弥留之际还不忘让好友把自己的手稿全烧了。
所幸的是好友舍不得烧掉,才有了今天的这些传世之作。
威廉斯如果可以,我想亲自跟你说声谢谢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在好友的推荐下读了一本看似很丧的小说《斯通纳》,从此斯通纳在我心中成了一个神圣的代名词。
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写出如此酣畅淋漓的小说?
我以为斯通纳已是作者约翰·威廉斯的巅峰之作,接着我立马又读了他的《奥古斯都》以及《屠夫十字镇》,同样让人惊喜。
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去查找这位作者的资料时,才发现他已经去世20多年了,而这部让我惊叹不已的《斯通纳》也已发表50余年。
这本书50年多年来无人问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