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作或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互惠互利行为都是这种正相关关系;2“利人利己行为,即“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这就是日常人们多加颂扬的“利他主义行为,其实这种行为之所以受到大家赞赏,主要是因为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主观为别人,而没有放在“客观为自己上,或者说行为人自己将“客观为自己这个岔给“忘了或无意识“蒙蔽了,但之所以能够“淡忘不是因为真的无自利在里面,而是因为“正相关太强烈或太不成问题了,以致才可以达到“利他忘我的程度。
3“损人利己行为,大多数场合可能是一种“主观为自己,客观损别人的情形,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所谓“外部负效应,当然实际中也常有“损人结果不利己或“宁可不利己也要损人的行为发生这种行为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当事人出于如嫉妒等某种心理上的“收益,这是平常人们最讨厌并在道德上大加谴责的一种行为;4“损己利人行为,这是通常人们大加赞赏的高尚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多是权衡选择的妥协行为;还有一种可能情况是在利益负相关的情况下双方处于僵持状态,既可能因为都想“损己利人而陷于“势均力敌的僵局,也可能由于看到各自的艰难处境或主动达成互不干预的独立状态,结果或者两者谁也别想占利或者造成“两败俱伤或“两利俱损的结局。
这就是我基于“自利人性的基本假设,自以为逻辑自洽地推演并直观地描绘出来的“人际关系通解图,以及基于此通解图模型对“潘晓困惑的理论解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李宝红主题发言完毕,大家热情鼓掌点赞,纷纷表示这解析太清晰了、太令人信服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丑娃简直“太厉害了!
在此激发下,大家伙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做补充发言—“这么一解说,潘晓所谓‘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作为一个特例纳入到‘人际关系通解模型’之中,既避免了她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角度断定‘人都是自私的,不可…
小说《关注的焦点》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